首页  致公简介  要闻信息  参政议政  海外联谊  社会服务  基层组织  提案建议  理论研究  学习交流  党员风采
今天是: 温馨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时间:2013-05-09 11:54:1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基础性产业特点以及国家整体食品安全的重要,要求我们对农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中种植业比重偏大,占百分之五十五,畜牧业占百分之二十七,而渔业只占百分之七,林业仅占百分之五,二者比重很小;再加上优质农产品率极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市场同样滞后,第三产业相对发展缓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经营收入结构僵化,增收门路窄、劳动力就业门路窄;还有劳动力总体素质也不高,种养盲目,追涨杀跌,对科技投入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等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个体分散式的经营模式,生产规模小,过程简单,又缺少与市场联系的渠道,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对策

  1.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现代人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而生态、清洁农业的核心就是确保在干净和安全的环境中生产出卫生新鲜的产品,因此,在生产中要合理的施肥排灌,采取施用农家肥,记录肥料的使用量,限制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类型,尤其注重用生物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并且使用农作物的轮作表,生产有机食品。

  生态农业和清洁农业可以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农业旅游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利用乡村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增加一系列具有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设施,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使其成为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

  结合农田建设,兴建水利工程,营建农田防护林和堤岸防护林,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和多层次的立体防护林网。

  2.走农林牧渔多种经营和园艺业着重发展之路。

  种植业地位很重要,如果单一发展则增产增效十分有限,所以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综合发展,使每一块土地都能发挥最大用途。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拉动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例如,在适宜农耕区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养牛。牛多了,这个地区以养牛业为中心的饲料加工、屠宰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等一大批相关行业,都会蓬勃兴起来。这一切不仅为城乡人民提供了大量的肉奶食品和皮革制品,同时也为这里的农村带来了繁荣。许多畜、林、水产品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畜、林业的生产过程也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推动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业部门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在一些水草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种,普及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走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要大力发展园艺业,种植水果、蔬菜、花卉、香料及药用作物等,形成特色和品牌。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园艺业生产技术进步迅速。如植物激素为园艺作物的繁殖和生长结果的调节提供了新的手段,组织培养技术使快速繁殖园艺作物和进行无病毒育苗有了可能,塑料薄膜的广泛应用大大便利了各种园艺作物的保护地生产,控制光照处理为周年供应蔬菜和鲜花开辟了新的途径,各种果实采收机、采集器的发明使园艺业生产有可能很快地结束手工操作,遗传学的进步正使园艺作物育种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现代园艺业已成为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生产的重要领域;同时,园艺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也反过来对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园艺产品已成为完善人类食物营养及美化、净化生活环境的必需品。

  3.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增强农业产业化思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转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下,我国农业生产要大力推广现代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大力加强农业机械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实现农业机械化,将生物学、遗传学、化学的科研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同时还要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可以大面积栽培种养,从品种、培植方式和管理方法都要有严格的标准,根据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提倡滴灌,因为它不仅省水,而且保墒,还可将肥料溶液混入水中进行施肥,增产效益十分显著。

  4.组建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体系。

  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积极组建农民合作化企业或农民的行业组织,让农民涉足于一二三产业,使农业的产业链延长。在农业产业内部创造大量的脱离土地的就业机会,这样反过来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和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社会化和高效化,使农民摆脱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尴尬。

  5.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

  要注重对农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培训。不断接受不同层次的农业系统教育和继续教育,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更新知识和技能,学习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农业发展信息及农业外贸、环境保护等,使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处于良性运转状态。

  6.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大力植树造林,搞好规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四旁空地。实现林业机械化,从幼树的栽培、成林后采伐、运输到木材的加工,均采用机械化作业。大林场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准确迅速地探测和计算火灾、病虫害和林木生长量。走林纸一体化的道路,加大回收利用水平和废弃物有效治理。继续控制采伐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科学管理下种植人工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提高林区人民的收入。发展林业生产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的重要举措,森林的碳汇作用也是大气温室气体平衡的最好调节器。低碳经济不要仅仅局限于节能减排,更要注重“回收积累”,切实改善林业发展空间,一步步增大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共同为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淮南市委员会
办公地址:淮南市山南政务新区C座205中国致公党淮南市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554-2685666  QQ群:85658169